时间:2021-04-26 11:48:21
作者:文轩阁起名网
来源:文轩阁起名网
罗
一、来源于有二
1、源于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人。"妘"为古代中国最早的姓氏之一。据《说文通训定声》记述,鄢、郐、路、逼阳、鄅等姓,全是古时候的妘姓国。周泰,名黎,为帝喾时的火官(执掌民事诉讼),后代尊为战神因为有攻,能光融天地,帝喾便命曰周泰。周泰的后人分成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籍称之为"祝融八姓"。到周王朝的情况下,有子孙后代封号在宜城(今湖北宜城县),称之为罗国。公元690年,罗国被燕国所灭,于原地不动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后代就慢慢往南转移,最开始移居枝江(今湖北南边,长江沿岸的枝江县),至礼拜天又南迁往湖南长沙市,遂以国家名字"罗"为氏。
2、源于他族或他姓添加。一是,汉朝时,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市,推行简体中文版,将原鲜卑人复姓多罗氏、叱罗氏皆改成中国汉字单姓罗。二是,唐朝,西突厥(游牧人莫谓新疆省绝大多数和东亚一部分地域的少数名族)可汗斛瑟罗归顺北京长安,留居我国,其子孙后代以"斛瑟罗"为氏,后简为罗氏。三是,赖宗族人也是有在春秋时期之际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的。四是,清朝爱新觉罗氏含有的也换姓罗。
二、迁移遍布
罗国传到24世奥通时,被燕国所灭,奥通与次子苍噩逃至武汉黄龙洞避隐,其大儿子芳噩逃到四川。周显王时,有31世罗乘迁到枝江,其孙罗守陇自枝江迁迄今湖南长沙市。40世罗君用次子罗珠移居豫章(今江西省南昌)香山,为豫章罗氏一世祖。唐昭宗时,罗珠28代孙罗景新迁到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31世有两只各自徙居广东大埔、兴宁市。45世罗尚立,元朝由虔州移居福建省汀州宁化崖壁村,明朝又迁到上杭县扶阳,他的儿子罗新松徙广东梅县。此外,罗国灭亡后,罗氏有一部分人从滇南、滇东入迁泰国湄南河中下游,融进泰族;入迁四川的有一部分居住阆中,后变成板楯蛮七姓之首姓天雄,有的融进土家族或彝族;也有一支入迁贵州省东部地区、南边,融进布依族;迁到玉潭的,有的融进瑶族。隋朝之前,除以上地域外,罗氏还遍布莫谓山西省、陕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等省的一些地区。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里,有河南省罗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俩入闽,在福建省安家落户。自清朝逐渐,定居在广东梅县、大埔、及福建省宁化等地的罗氏,曾一度向中国台湾迁移,也有一些人迁到贝德的文岛(印度尼西亚)等我国。在其中,籍贯广东省嘉应州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莫曼岛)创建了一个共和制的桂英国,推行"桂英大全长制",治国時间达108年(1777--1885)。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尊尧堂"、"豫章堂":罗氏郡望豫章。宋代情况下,豫章人罗从彦是名儒陈颐、程颢的再传徒弟。他慎重地遵循教师的经验教训,归隐不肯当官,传王夫之的理学类,著有《尊尧录》。大家称他"豫章老先生"。
【郡望】
豫章郡:楚汉之时置郡,治所在南昌市。非常今江西地,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省滨江河段、南昌清江等县地。
长沙郡:东汉秦置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市)。非常今湖南省东部地区、南边和广西全州,广东省连县、连州等地。汉朝改郡为国,汉朝仍改成郡。
武汉郡:汉朝建工分南郡、南阳市两郡置郡名,治所在武汉(今襄樊市)。非常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宜城、当阳、远安等县地。
四、古代名人
罗贯中:元末明初优秀小说作家,今太原人。他一生流传作过"十七史"演義,现有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在其中代表作品《三国演义》(通称)为"古代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罗 聘:清朝当代著名画家,为江苏省甘泉(今江都区)人。画人、佛象、青山绿水、百果、梅、兰、竹等,没有不工。其笔风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儿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尊称"罗家梅派"。
罗 存:美术家,今河南开封人。喜作小桥流水山水国画,极有韵味,世人点评他的美术作品,"披图便知一览众山小,鱼鸟往还,皓然有武林之思"。
罗 隐:唐朝作家,杭州余杭人。所作短文搞笑小品,笔锋出众,鲁迅先生谓其所著〈谗书〉"基本上所有是斗争和愤激之谈"。
罗 邺:唐代诗人,杭州余杭人。有"有着英姿飒爽,笔端超绝"之誉,号"诗里虎",为唐朝"三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