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姓的来源,姓安的名人

时间:2021-04-26 11:56:43 作者:文轩阁起名网 来源:文轩阁起名网

一、姓氏来源

1、远古传说轩辕皇帝有孩子叫昌意,昌意的大儿子叫颛顼,承继皇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之后创建了安息国(在今沙特高),到古时候汉武帝刘彻时逐渐派特使至安息国之后,我国与安息国始有来往。告慰君王禅位到皇太子安清时,他不肯当君王,遁入空门为僧,于汉朝桓帝建和二年(148年),返回我国河南安阳,宣传策划佛家,接着居住,子孙后代世世代代姓安。

2、源于他姓或赐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述,西汉时有鲜卑安迟氏改成安姓者;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成安姓;明代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另有唐时回鹘人、奚人,明代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以及它少数名族中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诸多别姓改成安姓者。

3、以国家名字为氏。唐朝有“昭武九姓”之一,因其原“安国”国家名字首字为氏。

二、郡望堂号

【郡望】

凉 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

姑 臧: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南北朝时期阶段河套平原的政冶、国防名镇。依次为前凉、后凉国都,南凉、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处。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本名盖臧,为匈奴人所筑,后音讹为姑臧。城呈龙型,故又名“卧龙山城”。汉朝建姑臧县,隶武威郡。汉朝时为武威郡治所。因为汉、羌、匈奴人多种多样中华民族聚居,又位于中西方交通干道,使它迅速变成河东区富邑。三国曹魏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它是姑臧为凉州州治之始。汉朝永宁年间(301年),张轨为凉州刺史,设州治于姑臧。汉朝亡,即是前凉国都,于原城以外增筑四城,人杰地灵,经济发展繁荣昌盛。晋代太元年间(376年),前秦攻灭前凉,置凉州刺史镇姑臧,豪右七千余户被徙往陕西关中。十年,吕光由此地称凉州刺史,第二年建后凉,治国都于姑臧。晋义熙二年(406年)曾被后秦主姚兴任职为凉州刺史的南凉王脱发□檀入驻姑臧,四年将南凉国都由乐都迁此。没多久,北凉王沮渠蒙逊以步骑三万攻破姑臧,又于八年将北凉国都由张掖市迁此,并在城北天梯山大造佛象。宋元嘉十六年(439)北凉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里户籍二十余万,改姑臧县为林间县,仍为武威郡治。自此,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字世。西晋末年,中华战争,中土人员避灾西入凉州,姑臧变成保存汉族文化的关键聚集点,另外也是佛法东传的要地。后凉时,塞北得道高僧鸠摩罗什在此处讲经,大兴区佛家。北凉时,沮渠蒙逊尊塞北佛家弟子昙无谶为侯爷,在这里译出《大般涅□经》等十几部經典。

武陵郡:汉置武陵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县南端)。据《唐书世系表》记述:“源于姬姓。轩辕皇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家于西方国家,自号安息国,后于我国,以安为姓。”望出姑臧、西贡。

【堂号】

安姓关键以“济世堂”为堂号。

三、各代知名人士

安期生:琅琊人,流传曾追随河岸老父学法术,经常在水上卖假药,那时候尊称他为“结爰翁”。始皇帝东巡时,异人李少君曾对武帝说:神仙安期生吃巨枣,大如瓜。武帝曾派人到水上找寻他而不可。

安 清:字世高。安息国皇太子。原先他早已承继了帝位,但为了更好地能返回中原先,就将帝位交给他的大伯,遁入空门为憎,信仰佛家。 熟练梵语,诵经修习。于汉朝桓帝建和二年到我国河南安阳来宣传策划佛家。居住出来后,为了更好地传教士的必须,他又工读中文,通晓中文,译梵本为中文,译《修行道地经》等30多部,皆属小乘。

安同:曹魏时辽东人,在官明查,善于校练,家规整修,世人赞其有济世之才。

安金藏:唐朝北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为太常寺乐工。时皇太子李旦被别人诬陷造反,武后一声令下依法查处这事,金藏为过柱皇太子罪行,公然引佩刀自剖其胸,肠出,并言“愿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武后打动,不疑李旦。

安禄山:(703—757),营州柳城(在今辽宁朝阳)人,本名轧荦山,本姓康。母为突厥人,后以其母嫁与胡人安延偃,换姓安,改名禄山。他懂蕃语,人体魁伟,英勇善战,被幽洲节度使张守养认为子,后晋升平卢将兵使、营州大都督等职。742年升级成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天宝三年兼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市)节度使、河北省访谈使,天宝十年又兼河东(治所在今太原)节度使。他兼任三镇节度使,私底下培育胡将,蓄养军马,拉拢汉族人消沉文人墨客,最终有着精兵强将十五万,称为二十万。他自知唐代执政者的腐坏,又为和杨国忠篡权,于755年冬在范阳起兵反唐,起兵南进,占领名镇洛阳市。756年,于洛阳市称大燕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后举兵西进,破潼关下北京长安,大张旗鼓屠戮。757年,因欲立安庆市思为皇太子,被其大儿子安庆绪杀掉。

安重荣:五代时朔州(今属陕西省)人,初任后晋成二战德军节度使,后石敬瑭降契丹,自称为儿皇帝,重荣为此为辱,遂举兵谴责石敬瑭,第二年因兵败而不幸身亡。他的儿子安德裕自小被其属下秦习所收留,爱好念书,博贯文史类,精《礼》、《传》,后于宋开宝初期中举人,官至睦州知州,有作品集四十卷。

安 民:宋朝陕西长安(今西安市一带)人,知名石匠,那时候知名的碑石,皆出其手。其高尚品德、不惧权势,时颁蔡京所书《元党籍碑》于美国各州县,安民刻碑毕才知蔡京乃当朝佞臣,遂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绝接收百两酬劳,为人正直赞许。

安俊:宋朝大将,字智周,太原人。官至陵川防御力史,尊称长髯太平洋人寿。久在边地,羌人识之。知环州,种世衡得战俘,问:“尔畏谁?”答:“畏安太平洋人寿。”种指安,说:“此长髯大将恰好是。”

安 熙:元朝藁城(今属河北)人,性素雅,喜钓鱼,著有《默庵集》五卷。

安 伸:淄川人,明朝万历年间举人,官至太仆少卿。著有《柱史草》等。

安 盘:明朝嘉定州(今属上海)人,官至兵科给事中,明嘉靖初,以争豪礼廷杖开除。著有《颐山诗话》二卷。

安大嵬:明朝云梦(今属湖北)人,性雅,不慕名利,博学多才好古,精纬候。安传:明朝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万历年间中举,累迁刑部陪王,出知卫辉府。著《蛩音集》。安希范:江苏无锡人,明万历年里举人,授礼部尚书主事,著《天全堂集》。

安维峻:甘肃秦安人,清清朝光绪举人,授编撰。中日甲午海战期内,上疏斥责李鸿章挟外洋以自身重量,撤兵卖国求荣,东西方百姓莫不切齿痛恨。因言冒慈椿而被撤职。后归隐柏崖,关门著书。安维峻坦言敢谏,曾被慈禧太后撤职,后又开启,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著有《四书讲义》、《诗文集》。明洪武十九年(1893),一份满纸激愤、傲骨铮诤的奏章,从沿海地区的福建省抵进大清帝国的金銮正殿,好似万钧雷万里晴空爆裂,猛然朝野吃惊,由于这一份奏章的利刃,直追权倾一时的直隶总督重臣李鸿章和恩威并重实握皇室实权的慈禧。这一份奏章便是威震天下的《请诛李鸿章疏》,上疏者就是被称作“陇上铁汉”的都察院福建省道监察御史、甘肃秦安神灵川(今西川乡农户村)人安维峻(字晓峰,号阿道长,生在1854年,卒于1925年)。

俗话道:“乱世出英雄”。但窃以为“雄霸九州见英雄人物”这样的话放到安维峻的身上,方见其英雄人物真原色。

幼时时,安父因三次科举不第,遂绝意不仕,一心在家里耕种,兼授子侄课程。安维峻从小便遭受父亲的严格教育,顺治十二年(1873),他十九岁时,应考报考第一名,得拔贡生,以七品小官在刑部任职。光绪元年(1875)8月,左宗棠以陕甘总督资质,监试陕甘分闱后的甘肃省第一次科举,应聘者3000余名,安维峻报考第一解元,光绪六年(1880)朝考为举人,选翰林院庶吉生,三年后,授编撰。光绪年间十九年(1893年),任都察院福建省道监察御史。

这时的我国,当政者昏馈软弱无能,柔弱又自傲。为臣者欺上瞒下,唯求一己之荣华富贵和兴盛溜须拍马,买官鬻爵,偷机玩弄权术,谁愿负我国之重轭?谁又愿承群众之艰?更何况中日甲午海战一触即发,是心系主战坦克的光绪帝,或是主和的慈禧太后李鸿章之流,变成区别诸臣有没有仁义的心的方向标。福建省道监察御史这一六品官衔,是安维峻任翰林院编修十年后方可被授得,而恰好是在这类状况下,他以很少有的胆量和刚正,在短短十四个月的任职期内,持续六十五道上疏,坦言谏诤。在其中最知名的便是《请诛李鸿章疏》:“李鸿章平日挟外洋以自身重量,固不欲战,有言战者,动遭训斥,闻败则喜,闻胜则怒。东西方百姓,莫不切齿痛恨,欲食他鸿章之肉。而又谓议和源于太皇太后,太监李莲英实上下之。臣不想信。何者?太皇太后既归政,若仍做事制约,将缘何上对祖先,下对天地百姓?”最终,义正严辞地明确提出要将“倒行逆施,帮衬倭贼”的李鸿章“明正典型性,以尊领土主权而平公愤”。这般直呈基本国情、品牌代言民声的奏章一俟进宫,其結果显而易见。气急败坏的慈禧太后一道令下将安维峻交给刑都惩处,后经光绪帝曲意回护,终能避免一死。安维峻因而遭撤职,被寄往河北张家口补完忏悔。但从而愤书一呼,安维峻“声震中外,人多荣之,来访者萃于门,饯送者塞于道,或赠以言,或咨以赆,马车饮食搭配,众皆为供货。抵太所,总兵以下皆敬以客礼,聘讲学托才私塾”(《清史稿》)。

光绪年间二十二年(1896),李鸿章签署卖国求荣的《中俄条约》,放逐中的安维峻痛情难禁,连熟睡中都传出“此疏纵死必看”的叫喊,而后又奋笔写出他不畏强权的长吟:

国贼讨未果,遗恨长终石。

他生犹谏官,衮阙吾其补。

之后也是有一身傲骨激情的鲁迅赞誉他是“中国的脊梁”。光绪年间二十五年(1899),也就是遭放逐五年后,安维峻被释返乡,先在陇西安溪私塾讲学,后于故乡办校修行。光绪年间三十四年(1908),面试总纂《甘肃新通志》共100卷81册。武昌起义前夜,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编写《四书讲义》四卷。宣统三年(1911),回归故居,在这段时间,也就是他的多年里,梳理刊印了《谏垣存稿》四卷、《望云山房诗集》三卷、《望云山房文集》三卷等诗文集。

民国十四年(1925),安维峻相伴到老于故乡柏堂山莊,寿终七十二岁。《清史稿》载:“维峻祟质朴,尚跤履,不喜为博辨,尤严义利之分。归后隐退柏堂,杜门著书,隐然以名教三纲五常以民为本。每谈起世变,辄忧形于色,卒抑郁症以终。”——个刚直直爽一生的人,抛开身家性命而不管不顾、勇赴于内忧外患的人,一个激情的人,应对断壁残垣、战伐四起的江河城墙,怎会欣然阖目?

安公卒难瞑目,也是他的身上那傲骨长鸣下已、激情无法制冷的結果,这免不了令人想到宋朝陆放翁的警语:“王师北定中华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安鸿勋:清江苏省金匮(今常熟)人,官训导,善举草体。

安 昶:清江苏省金匮人,喜摹仿古帖,尤善草体。

安文钦:陕西绥德人,清朝末年书生,抗日战争时期积极主动与八路军协作,建国后,列任陕西市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二届全国代表大会意味着。被称作“陕西省四老”之一。著有《满腹牢骚记》。

安子介:浙江省定海人,1912年6月出世,2000年6月过世。1 9 3 8 年赴港。1 9 4 2 年之后曾在国民党中间信托局工作中。1 9 4 9 年在香港定居。1 9 5 0 年和人联办华中企业、华南地区漂色厂。1 9 6 9 年创立中国香港南联实业公司有限责任公司。1 9 7 0 年至1 9 7 4 年任港英立法局立法委员。1 9 7 4 年之后任港英行政局非官守立法委员,并任高校及工院文化教育支助联合会副书记、貿易管理局现任主席、训练部现任主席,中国香港工业生产总是会现任主席及棉纺业同业公会现任主席。1 9 7 6 年获香港科技大学声誉法学博士学士学位。1 9 8 6 年随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名誉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委、资询联合会主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常委,港事咨询顾问。1 9 9 3 年3 月随后全国各地市委副书记,中国香港南联实业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现任主席、名誉主席。第六届、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常委,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书记。

四、【安姓宗祠通用性联】

〖安姓宗祠四言通用性联〗

源于瑶光;

望出龙潭。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性联

全联典指安姓的流源和郡望。

才堪善济;

学足通脉。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性联

上联典指西汉辽东人安同,性情庄重来谨,有济世之才,为道武帝所赏识。太武年里封号为正定县公,列任征东大元帅,冀州、青州市刺史。做官纪律严明,善于校练,一时为人正直赞许。这个下联典宋朝初朔州人安德裕,字益之,后晋成二战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孩子。安重荣因不满意汉高祖石敬瑭向契丹自称为“儿皇帝”而反晋,被杀,其属下秦习把安德裕隐匿养大。他幼时时就爱笔砚一类文具用品,念书后,博贯文史类,特别是在专注于《礼》、《传》。北宋开宝初期举人,官至金部陪王,担任睦州知州。著作品集四十卷。

神仙食枣;

乐工剖心。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性联

上联典指秦代异人安期生,琅琊人,流传曾追随河岸老父学法术,经常在水上卖假药,那时候尊称他为“结爰翁”。始皇帝东巡时,异人李少君曾对武帝说:神仙安期生吃巨枣,大如瓜。武帝曾派人到水上找寻他而不可。这个下联典指唐朝北京长安人安金藏,在太常寺任乐工。那时候有些人诬陷皇太子李旦(武侧天的四儿子,后为睿宗)造反,武侧天命来俊臣查证。安金藏说:“你即然不相信自己得话,请允许我剖心来说明皇太子不反。”讲完便抽出来佩刀自剖其胸,肠道冒出而倒下,经救治后清醒。武侧天听闻后,立刻一声令下终止查证,睿宗景云年里,安金藏官右骁卫大将,封代国公。

长髯太平洋人寿;

结爰老者。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性联

上联典指宋朝大将安俊,字智周,太原人。官至陵川防御力史。久在边地,羌人识之。知环州,种世衡得战俘,问:“尔畏谁?”答:“畏安太平洋人寿。”种指安,说:“此长髯大将恰好是。”这个下联典指东汉时琅玡乡阜人安期生,卖假药水上,受学于河岸老父。时尊称他为结爰翁。始皇帝东游,请与语三日夜,赐以金璧,值数十万,出阜乡亭,皆置之而去。后秦王遣人求之,不能得。

耻为夷子;

洗此胡儿。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性联

上联典指五代晋·安重荣。这个下联典指唐·安禄山。

西贡世泽;

琅琊家声。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性联

全联典指秦·安期生,琅琊人。

 

〖安姓宗祠五言通用性联〗

画超溪径外;

诗在颐山间。

——佚名撰安姓祠堂通用性联

全联典指清代画家安广誉与明朝举人安盘二人的事典。

 

〖安姓祠堂七言通用性联〗

端溪石砚宣城管;

王屋松烟紫兔毫。

——安鸿渐撰安姓祠堂通用性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安鸿渐《题杨少卿书后》诗词联。

石雕二字蕴厚意;

胸剖一刀揭沈冤。

——佚名撰安姓祠堂通用性联

上联典指宋朝北京长安石匠安民,熙宁间颁蔡京所书元佑党碑,刻石于州县,民被役。乞免,镌“安民”二字于石末,闻者愧之。这个下联典指唐朝右骁卫大将安金藏,北京长安人。在太常工籍,时唐睿宗为帝嗣,被诬造反,武后命惩办。金藏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引刀自剖胸,肠出。武后打动,不疑皇嗣。命治疗愈其伤。后为右骁卫大将。

安姓祠堂七言之上通用性联

博通群史,荣居诸葛;

屡建宏功,耻同禄山。

——佚名撰安姓祠堂通用性联

上联典指唐朝金部陪王安得裕的事典。这个下联典指唐朝知名人士安袍王的事典。五、迁移遍布

安息国的安姓自入居中华后,分处于河南安阳、甘肃民勤和武威、湖南溆浦和常德市等地,在其中尤以甘肃省、湖南省二省安姓繁殖快速,后安姓发展历程上三大郡望:凉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三国两晋汉朝时,北方地区战争经常,烽烟四起,中华宗室巨资南迁,安姓都不外其列。因为湖南省所处所在位置属较稳定地区,故南迁安姓,空出甘肃省余脉。此期,北方地区安姓虽笼罩着于战争的黑影中,却也是有发展趋势。三国曹魏有安同,辽东人,太武帝时进爵正定县公,曾以高官佐辅曹家皇室,晚年时期又大兴寺塔,其族大支多,颇为昌盛。西汉时有鲜卑安迟氏换姓安,处于河南安阳,后渐与汉族人安姓结合,恩爱有加。唐朝之后,安姓日渐活跃性,知名人士层出不穷。唐朝有安禄山,为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县)的突厥人,本康姓,因父死随母再嫁而姓安,从而,安姓中添加了突厥人的气血。后安禄山叛乱遭前去镇压,安姓分逃于全国各地。宋元时期,金军入主中原和蒙古军队南进,导致北方地区再一次处在混乱,从而,中华人员巨资南进,安姓族人也多携家南徙于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地。明清时期江苏无锡、金匮多安姓。明朝初期明洪武、永乐年间,安姓做为老槐树迁民姓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浙江省等地。清朝有闽、粤沿海地区的地方安姓过海入台,从而徙于马来西亚等我国。今日安姓尤以河北省多此姓,约占全国各地汉族人安姓人口数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安徽省、河南省二省也多安姓,以上三省安姓约占全国各地汉族人安姓人口数量的百分之五十一。安姓是现如今我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式,人口数量较多,约占全国各地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五。

宝宝起名

立即起名

姓名打分

开始打分
所属栏目: 百家姓起名
所属标签: